对仗
词语解释
对仗[ duì zhàng ]
⒈ 律诗、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。
英antithesis; match both sound and sense in two poetic lines;
⒉ 〈方〉:交战。
英wage war;
引证解释
⒈ 谓当廷奏事。古时皇帝坐朝听政,必设仪仗,百官当廷言事,无所隐秘,故称。
引《旧唐书·萧至忠传》:“旧制,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,即俯僂趋出,立於朝堂待罪。”
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百官奏事》:“百官及奏事,皆合对仗公言,比日以来,多仗下独奏。宜申明旧制,告语令知,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,听仗下奏。”
⒉ 左右分设、相对而立的仗卫。
引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引 万柘坡 《金鳌玉蝀桥》诗:“晓来浓翠东西映,也算蛾眉对仗班。”
⒊ 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。
引清 沉德潜 《说诗晬语》卷下:“对仗固须工整,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。”
蔡元培 《国文之将来》:“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,音调铿锵,合乎调适的原则;对仗工整,合乎均齐的原则,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。”
王力 《龙虫并雕斋文集·语言与文字》:“对仗,就是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形容词对形容词,数量词对数量词,虚词对虚词。”
⒋ 交战。
引《太平天囯资料·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》:“有妖数千在 归德 城边东门,分作三路,忽然而来对仗。”
蔡东藩 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四二回:“巧值 王囊仙 韦七綹鬚,至 南笼 与 清 军对仗,两路夹攻,把 勒保 围住。”
国语辞典
对仗[ duì zhàng ]
⒈ 对著仪仗。唐时正殿设有仪仗,中书、门下及三品官奏事,及御史弹劾百官,都是对著仪仗上奏。
引《旧唐书·卷九二·萧至忠传》:「旧制: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,即俯偻趋出,立于朝堂待罪。」
《资治通鉴·卷二一一·唐纪二十七·玄宗开元五年》:「诸司皆于正牙奏事,御史弹百官,服豸冠,对仗读弹文。」
⒉ 诗文中句子的对偶。
引清·沈德潜《说诗晬语·卷下》:「对仗固须工整,而亦有一联中句自为对偶者。」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duì yú对于
- duì fāng对方
- miàn duì面对
- jué duì绝对
- duì xiàng对象
- zhēn duì针对
- xiāng duì相对
- duì shǒu对手
- fǎn duì反对
- bù duì不对
- duì huà对话
- yī duì一对
- duì bǐ对比
- duì dài对待
- duì miàn对面
- duì fù对付
- yìng duì应对
- huì duì会对
- duì yìng对应
- duì kàng对抗
- duì cè对策
- duì zhào对照
- duì bái对白
- duì zhèn对阵
- duì zhǔn对准
- pài duì派对
- duì lì对立
- duì zhàn对战
- dǎ zhàng打仗
- duì zhì对峙
- duì jiāo对焦
- hé duì核对
- duì lián对联
- duì jiē对接
- duì chèn对称
- jiào duì校对
- zhèng duì正对
- dí duì敌对
- zuò duì作对
- pèi duì配对
- duì kǒu对口
- duì àn对岸
- bǐ duì比对
- duì rì对日
- duì qí对齐
- duì tóu对头
- duì nèi对内
- duì jiǎng对讲
- duì dí对敌
- zhàng yì仗义
- duì děng对等
- dá duì答对
- duì chàng对唱
- duì yǎn对眼
- duì zhèng对症
- zhàng jiàn仗剑
- duì mén对门
- duì kāi对开
- duì lěi对垒
- duì zǐ对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