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不尽意
词语解释
言不尽意[ yán bù jìn yì ]
⒈ 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子曰:'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'”晋欧阳建《言尽意论》:“世之论者以为'言不尽意'由来尚矣。”朱自清《诗文评的发展》:“原来我们的'求好'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,而道家不信赖语言,以为'言不尽意',所以崇尚'无端崖之辞'。”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,表示意有未尽。
⒉ 魏晋玄学命题。与“言尽意”相对。三国魏荀粲等提出“言不尽意”说,认为“象外之意,系表之言”都是“藴而不出”的,所以“六籍虽存,固圣人之糠秕。”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彧传》裴松之注引晋孙盛《晋阳秋》。
引证解释
⒈ 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。
引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
晋 欧阳建 《言尽意论》:“世之论者以为‘言不尽意’由来尚矣。”
朱自清 《诗文评的发展》:“原来我们的‘求好’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,而道家不信赖语言,以为‘言不尽意’,所以崇尚‘无端崖之辞’。”
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,表示意有未尽。 宋 苏轼 《与范元长书》之二:“临纸哽塞,言不尽意。”
明 贾仲名 《萧淑兰》第三折:“写就了也,我念一徧:不才妾 萧淑兰 病中作词一闋,词寄《菩萨蛮》,奉上文郎 云杰 翰座,谨望挽回春色。词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⒉ 魏 晋 玄学命题。与“言尽意”相对。 三国 魏 荀粲 等提出“言不尽意”说,认为“象外之意,繫表之言”都是“藴而不出”的,所以“六籍虽存,固圣人之糠粃。”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彧传》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《晋阳秋》。
国语辞典
言不尽意[ yán bù jìn yì ]
⒈ 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表达出来。今常用于书信的结尾,以表情深不尽之意。明·贾仲名。
引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」
《萧淑兰·第三折》:「病中作词一阙,词寄菩萨蛮,奉上文郎云杰翰座,谨望挽回春色。词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」
近书不宣意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bú shì不是
- bù guò不过
- bú huì不会
- bù tóng不同
- bù yào不要
- liú yán留言
- yǔ yán语言
- bù duàn不断
- zhù yì注意
- yì jiàn意见
- bù cuò不错
- bù shǎo不少
- bù dé不得
- bù jǐn不仅
- bù kě不可
- bù yòng不用
- bù zài不再
- bù hǎo不好
- bù dào不到
- yì yì意义
- bù xiǎng不想
- bù gǎn不敢
- bù liǎo不了
- yì sī意思
- jǐn guǎn尽管
- bù guǎn不管
- tóng yì同意
- bù zú不足
- yì shí意识
- bù rú不如
- yuàn yì愿意
- fā yán发言
- mǎn yì满意
- bù gòu不够
- yì wài意外
- bù zài不在
- bù dàn不但
- bù xíng不行
- bù dà不大
- jǐn kuài尽快
- yán lùn言论
- bù bì不必
- yǒu yì有意
- jìn liàng尽量
- bù jīn不禁
- bù rán不然
- bù liáng不良
- bù duì不对
- bù jiǔ不久
- bú zhù不住
- rèn yì任意
- shēng yì生意
- gù yì故意
- bù jiàn不见
- chuàng yì创意
- bù pà不怕
- bù xiáng不详
- suí yì随意
- bù lùn不论
- bù qǐ不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