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鼓
趣笔阁 qubige.com
词语解释
铜鼓[ tóng gǔ ]
⒈ 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,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,用铜铸造。也指铜制军鼓。
英bronze drum;
趣笔阁 qubige.com
引证解释
⒈ 铜身铜面的鼓和铜身皮面的鼓的总称。形制多种,用法各异。 商 至 春秋 铜鼓。有两种:一种是横置的两面鼓,鼓面为素面或铸成类似鳄鱼皮的花纹,鼓身上部铸瓷枕形或铸双鸟,是 商 代器。另一种是筒状的一面鼓,底中空,全身饰蟠虺纹,是 春秋 时代的 秦 器。
⒉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。俗称“诸葛鼓”。筒状,底中空。鼓面光体有角;有的鼓面上铸出日光、青蛙、牛、马等形象,鼓身全部饰有几何形和人与动物的写生图像。今为 僮、布依、傣、侗、水、苗、瑶 等族民间珍藏,是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乐器。
引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 好骑,善别名马,於 交趾 得 骆越 铜鼓,乃铸为马式。”
宋 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·志器》:“铜鼓,古蛮人所用。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,相传为 马伏波 所遗,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。满鼓皆细花纹,极工緻。四角有小蟾蜍。两人舁行,以手拊之,声全似鞞鼓。”
⒊ 西域打击乐器。
引《新唐书·礼乐志十一》:“《天竺伎》,有铜鼓、羯鼓、都曇鼓、毛员鼓。”
⒋ 现代铜管乐队配置的打击乐器。铜身皮面。俗称“洋鼓”。
引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,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。”
趣笔阁 qubige.com
国语辞典
铜鼓[ tóng gǔ ]
⒈ 乐器名。用铜铸成的鼓,鼓腔中空无底,两侧有铜环耳,鼓面和鼓身多半有精致的纹饰。此种打击乐器流行于我国广西、广东、云贵、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。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gǔ lì鼓励
- gǔ wǔ鼓舞
- gǔ zhǎng鼓掌
- qīng tóng青铜
- gǔ lóu鼓楼
- gǔ dòng鼓动
- tóng bǎn铜板
- gǔ chuī鼓吹
- tóng pái铜牌
- tóng qián铜钱
- gǔ shǒu鼓手
- gǔ zú鼓足
- tóng xiàng铜像
- dǎ gǔ打鼓
- huáng tóng黄铜
- tóng bì铜币
- luó gǔ锣鼓
- zhàn gǔ战鼓
- tóng jìng铜镜
- gǔ zào鼓噪
- dà gǔ大鼓
- gǔ diǎn鼓点
- tóng xiàn铜线
- gǔ yuè鼓乐
- gǔ jìn鼓劲
- gǔ tóng古铜
- gǔ shān鼓山
- léi gǔ擂鼓
- gǔ dǎo鼓捣
- tóng rén铜人
- tóng luó铜锣
- zhōng gǔ钟鼓
- ěr gǔ耳鼓
- tóng sī铜丝
- gǔ zhàng鼓胀
- gǔ fēng鼓风
- dǎo gǔ捣鼓
- huā gǔ花鼓
- tóng xiù铜臭
- tóng piàn铜片
- gǔ mó鼓膜
- yāo gǔ腰鼓
- gǔ dàng鼓荡
- xiǎo gǔ小鼓
- hóng tóng红铜
- táng gǔ堂鼓
- gǔ làng鼓浪
- zhù tóng铸铜
- tóng bǎn铜版
- shǒu gǔ手鼓
- bái tóng白铜
- gǔ qì鼓气
- zhuàn gǔ转鼓
- tóng mén铜门
- tóng yuán铜元
- tóng zì铜字
- gǔ chuí鼓槌
- tóng lǜ铜绿
- líng gǔ铃鼓
- gǔ shì鼓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