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泽
趣笔阁 qubige.com
词语解释
草泽[ cǎo zé ]
⒈ 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。
英swamp; grassy marshland;
⒉ 民众中间。
英among commonalty;
趣笔阁 qubige.com
引证解释
⒈ 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。亦指荒郊。
引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首身分离,暴骨草泽,头颅僵仆,相望於境。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言毒》:“蝮蛇与鱼比,故生於草泽;蜂蠆与鸟同,故产於屋树。”
唐 高适 《封丘作》诗:“乍可狂歌草泽中,寧堪作吏风尘下。”
清 刘大櫆 《乞里人共建义仓引》:“而父子兄弟,羸老孤幼,继踵而死,僵尸草泽,骸骨相枕藉。”
⒉ 草野;民间。
引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 卒, 原宪 遂亡在草泽中。”
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下》:“内外八品已下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,各委本司本州闻荐。”
《明史·方伎传·盛寅》:“初, 寅 晨直御医房,忽昏眩欲死,募人疗 寅,莫能应。一草泽医人应之,一服而愈。”
瞿秋白 《乱弹·吉诃德的时代》:“草泽的英雄,结果即使不是做皇帝,至多也不过劫富济贫罢了。”
⒊ 在野之士;平民。
引唐 王昌龄 《放歌行》:“有詔徵草泽,微臣献谋猷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周太祖广顺三年》:“唐 草泽 邵棠 上言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布衣未有朝命者,谓之草泽。”
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制科》:“宋 初承 周显德 之制设三科,不限前资,见任职官、黄衣草泽,竝许应詔。”
趣笔阁 qubige.com
国语辞典
草泽[ cǎo zé ]
⒈ 荒野、穷僻之地。亦指乡野民间。
引《史记·卷六七·仲尼弟子传·原宪传》:「孔子卒,原宪遂亡在草泽中。」
《文选·左思·咏史诗八首之七》:「何世无奇才?遗之在草泽。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cǎo yuán草原
- cǎo àn草案
- yān cǎo烟草
- cǎo méi草莓
- guāng zé光泽
- sè zé色泽
- qǐ cǎo起草
- cǎo píng草坪
- cǎo dì草地
- huā cǎo花草
- cǎo cǎo草草
- zhǎo zé沼泽
- dào cǎo稻草
- zá cǎo杂草
- xiāng cǎo香草
- cǎo mù草木
- cǎo cóng草丛
- qīng cǎo青草
- shuǐ cǎo水草
- hé zé菏泽
- gān cǎo甘草
- cǎo yào草药
- běn cǎo本草
- fāng cǎo芳草
- cǎo táng草堂
- liáng cǎo粮草
- cǎo shuài草率
- rùn zé润泽
- pí cǎo皮草
- cǎo běn草本
- cǎo chǎng草场
- cǎo tú草图
- cǎo gǎo草稿
- mù cǎo牧草
- cǎo xié草鞋
- cǎo mào草帽
- cǎo pí草皮
- yào cǎo药草
- chóng cǎo虫草
- cǎo nǐ草拟
- zhǒng cǎo种草
- bǎi cǎo百草
- cǎo shū草书
- chú cǎo除草
- cǎo yú草鱼
- gān cǎo干草
- cǎo bāo草包
- huāng cǎo荒草
- máo cǎo茅草
- kū cǎo枯草
- cǎo diàn草甸
- liáo cǎo潦草
- xiān cǎo仙草
- dà zé大泽
- cǎo liào草料
- cǎo mǎng草莽
- lán cǎo兰草
- cǎo xí草席
- huì zé惠泽
- chūn cǎo春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