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甲的意思
三甲
词语解释
三甲[ sān jiǎ ]
⒈ 术数家用语。三甲为寿相之征。
⒉ 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,进士殿试后分一甲、二甲、三甲三等,合称三甲。见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。也指殿试的第三等。
⒊ 甲午、甲辰、甲寅的合称。甲午(公元1894年)中日之战,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;甲辰(公元1904年)日俄之战,日本夺取沙俄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;甲寅(公元1914年)日德之战,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控制权。
引证解释
⒈ 术数家用语。三甲为寿相之征。参见“三壬”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:“背无三甲,腹无三壬,此皆不寿之验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》诗之三:“主张寿禄无三甲,收拾文章有六丁。”
⒉ 自 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,进士殿试后分一甲、二甲、三甲三等,合称三甲。见《宋史·选举志一》。也指殿试的第三等。
引《续通典·选举三》:“明 代取士规制与 元 略同……廷试亦曰殿试,分一、二、三甲为次。一甲止三人,曰状元,授修撰,榜眼、探花授编修,俱赐进士及第;二甲、三甲若干人,赐进士、同进士出身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故一·初选方面》:“顺治 己丑会试后,以两 广 初定需人,遂用新进士候銓者,二甲授参议,三甲授知府。”
⒊ 甲午、甲辰、甲寅的合称。甲午(公元1894年) 中 日 之战, 清廷 与 日本 签订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;甲辰(公元1904年) 日 俄 之战, 日本 夺取 沙俄 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;甲寅(公元1914年) 日 德 之战, 日本 夺取 德国 在 山东 的控制权。
引李大钊 《国民之薪胆》:“此三甲纪念,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。”
国语辞典
三甲[ sān jiǎ ]
⒈ 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所分的一甲、二甲、三甲等三个等级。
引《宋史·卷一五五·选举志一》:「八年,……进士始分三甲。」
英语3rd rank of candidates who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sān xīng三星
- dì sān第三
- sān dà三大
- sān tiān三天
- sān guó三国
- sān fēn三分
- sān zhǒng三种
- sān cì三次
- sān diǎn三点
- sān xiá三峡
- sān jiǎo三角
- sān qiān三千
- zhǐ jiǎ指甲
- sān bǎi三百
- sān nóng三农
- sān jiā三家
- mǎ jiǎ马甲
- jiǎ quán甲醛
- sān rì三日
- zài sān再三
- sān tiáo三条
- zhuāng jiǎ装甲
- kuī jiǎ盔甲
- sān lèi三类
- sān dài三代
- sān bā三八
- sān sì三四
- kǎi jiǎ铠甲
- sān fāng三方
- sān shì三室
- sān chǐ三尺
- sān chéng三成
- sān chóng三重
- jiǎ bǎn甲板
- èr sān二三
- sān zhāng三张
- sān bāo三包
- sān wǔ三五
- sān xiāng三相
- sān jiǔ三九
- sān dào三道
- sān hào三号
- sān shì三世
- sān miàn三面
- liǎng sān两三
- sān duàn三段
- sān xǐng三省
- sān máo三毛
- sān tōng三通
- sān chǎng三场
- sān lún三轮
- sān jūn三军
- jiǎ chún甲醇
- sān hé三和
- sān gēng三更
- sān shēng三声
- sān sè三色
- sān zhī三支
- sān fáng三房
- sān zǔ三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