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子
词语解释
孝子[ xiào zǐ ]
⒈ 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子。
英dutiful son;
⒉ 父母死后守孝的人。
英son in mourning;
引证解释
⒈ 孝顺父母的儿子。
引《诗·大雅·既醉》:“威仪孔时,君子有孝子。孝子不匱,永锡尔类。”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孝子操药,以脩慈父,其色燋然,圣人羞之。”
汉 王延寿 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忠臣孝子,烈士贞女,贤愚成败,靡不载叙。”
唐 韩愈 《复仇状》:“盖以为不许復讐,则伤孝子之心,而乖先王之训。”
宋 苏轼 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慈父孝子、孤臣寡妇之哭声,陛下必不得而闻也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欲劝人为孝,则举一孝子出名,但有一行可纪,则不必尽有其事,凡属孝亲所应有者,悉取而加之。”
冰心 《南归》:“人家说‘久病床前无孝子’,我这次病了五个月,你们真是心力交瘁!”
⒉ 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。
引《礼记·问丧》:“孝子亲死,悲哀志懣,故匍匐而哭之,若将復生然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初, 恪 将征 淮南,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,从者白之,令外詰问,孝子曰:‘不自觉入。’”
《宋书·后妃传·明恭王皇后》:“元徽 五年五月五日,太后赐帝玉柄毛扇,帝嫌其毛柄不华,因此欲加酖害,已令太医煑药,左右人止之曰:‘若行此事,官便应作孝子,岂復得出入狡獪。’帝曰:‘汝语大有理。’乃止。”
《明史·礼志十四》:“凡有改葬者,孝子以下及妻、妾、女子子,俱緦麻服,周亲以下素服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八回:“‘你父亲几时去世的?’那孝子道:‘还不曾尽七。’”
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六章:“亲戚、邻居、门中人,挤满当事人的院子,说了一早晨,没说倒,才来到区上,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,好办丧事。”
⒊ 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。
引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祭称孝孙孝子,以其义称也。”
《新唐书·礼乐志三》:“若宗子有故,庶子摄祭,则祝曰:‘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。’”
⒋ 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。
引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又市贾小民,为 宣陵 孝子者,悉除为郎中、太子舍人。”
《明史·孝义传一·李德成》:“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,屡擢尚宝丞。二十七年旌为孝子。”
国语辞典
孝子[ xiào zǐ ]
⒈ 事亲至孝的人。
引《诗经·大雅·既醉》:「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」
例如:「孝子慈孙」、「忠臣孝子」。
反逆子
⒉ 居亲丧的人。
引《仪礼·丧服礼》:「继母之配父,与因母同,故孝子不敢殊也。」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八回:「王玉辉道:『灵柩还在家哩?』那孝子道:『还在家里。』」
⒊ 临祭时对父母的自称。
引《礼记·郊特牲》:「祭称孝孙孝子,以其义称也。」
《新唐书·卷一三·礼乐志三》:「若宗子有故,庶子摄祭,则祝曰:『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。』」
⒋ 流行语。孝顺孩子,戏称对孩子非常疼爱。
例如:「他是个标准的孝子,一下班就迫不及待的冲回家抱小孩。」
英语filial son
德语ein seinen Eltern gegenüber pietätvoller und gehorsamer Sohn; guter Sohn;hinterbliebener Sohn
法语fils pieux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diàn zǐ电子
- tiě zǐ帖子
- hái zǐ孩子
- yàng zǐ样子
- nǚ zǐ女子
- ér zǐ儿子
- rì zǐ日子
- nán zǐ男子
- zhǒng zi种子
- tiē zǐ贴子
- qī zǐ妻子
- fáng zǐ房子
- xiǎo zǐ小子
- shēn zǐ身子
- wáng zǐ王子
- lì zǐ例子
- gōng zǐ公子
- fèn zǐ分子
- yǐng zǐ影子
- bó zǐ脖子
- dì zǐ弟子
- zhuō zǐ桌子
- bí zǐ鼻子
- dù zǐ肚子
- zǐ nǚ子女
- lǎo zǐ老子
- yǐ zi椅子
- miàn zǐ面子
- chē zi车子
- bān zǐ班子
- yín zǐ银子
- yè zi叶子
- tù zǐ兔子
- jìng zǐ镜子
- pái zǐ牌子
- mào zǐ帽子
- shī zǐ狮子
- kù zǐ裤子
- zǐ dàn子弹
- piàn zǐ骗子
- tài zǐ太子
- piān zi片子
- jù zi句子
- hóu zǐ猴子
- wū zǐ屋子
- jūn zǐ君子
- nǎo zǐ脑子
- hàn zǐ汉子
- pàng zi胖子
- xié zǐ鞋子
- sūn zi孙子
- fēng zǐ疯子
- làng zǐ浪子
- jī zǐ机子
- fù zǐ父子
- bèi zi被子
- xué zǐ学子
- qún zǐ裙子
- zhī zǐ之子
- hé zǐ盒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