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疱字的意思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疱
皰
〈名〉
(1) 面部所生的小疮,俗称粉刺 [acne]
脸上的小疱一个一个都红而且亮起来。——茅盾《子夜》
(2)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 [blister;bleb]。如:手上烫起了一个疱;小水疱;小脓疱
常用词组
康熙字典
疱【午集中】【疒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5画
《集韻》披教切,音砲。腫病。通作。
又皮教切,音抱。面生氣也。原字从皮,不从攴。(皰)《唐韻》旁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皮敎切,庖去聲。《說文》面生氣也。《徐曰》面瘡也。《博雅》病也。《正字通》凡手足臂肘暴起如水泡者謂之皰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潰小皰而發痤疽。《韓愈·食蝦蟇詩》雖然兩股長,其奈脊皴皰。
又《廣韻》匹貌切《集韻》披敎切,音砲。義同。《集韻》亦作䩅䶌疱。或作胞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皰【卷三】【皮部】
面生气也。从皮包聲。旁教切
说文解字注
(皰)面生气也。玉篇作面皮生氣也。玄應書一作面生熱氣也。淮南。潰小皰而發痤疽。高曰。皰、面氣也。玄應引作靤。从皮。包聲。旁敎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