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咈字的意思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咈
〈动〉
不服从或不顺从 [disobey]
咈人之耳,违人之意。 ——三国 魏· 桓范《世要论·谏争》
康熙字典
咈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5画
《廣韻》符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勿切,音佛。《說文》違也。《廣韻》戾也。《書·堯典》帝曰:吁咈哉。
又《大禹謨》罔咈百姓,以從己之欲。
又《伊訓》從諫弗咈。
又《微子》咈其耇長舊有位人。
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通作佛、拂。○按《曲禮》:獻鳥者佛其首。《學記》:其求之也佛。《釋文》云:佛本又作拂,不云同咈。《廣韻》三字亦各分見,然其違戾之義實相同,當从《韻會》《正韻》。
又《玉篇》引易咈經于丘,今本易頤卦作拂。
又《集韻》薄宓切,音弼。義同。
又《字彙》步昧切,音倍。《釋名》轡咈也,牽引咈戾以制馬也。○按《釋名》解轡之義,非謂轡有咈音也,《正字通》駁之,是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咈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違也。从口弗聲。《周書》曰:“咈其耇長。”符弗切
说文解字注
(咈)違也。違與韋同。相背也。从口。弗聲。符弗切。十五部。周書曰。按說文引微子篇咈其耇長、我興受其䢙皆系周書。引予顚躋、則曰商書。未知孰是誤字。洪範一篇商、周說異。微子則必是商書也。咈其耉長。玉篇引易。咈經于丘。今易作拂。葢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