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法帖的意思
法帖
趣笔阁 qubige.com
词语解释
法帖[ fǎ tiè ]
⒈ 名家书法的范本。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、信函。
趣笔阁 qubige.com
引证解释
⒈ 名家书法的范本。
引宋 曹士冕 《法帖谱系·杂说上》:“太宗皇帝 时,尝遣使购募前贤真蹟,集为法帖十卷,鏤板而藏之。”
明 张居正 《拟日讲仪注疏》:“或看字体法帖,随意写字一幅,不拘多少。”
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《二王帖》:乃 南宋 丹阳 许开 所刻,世不多见,所传皆 吴江 重刻本也。前有 右军、大令 像,取诸法帖中二 王 书,鉤摹上石,而逐帖释文於后。”
⒉ 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、信函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次早, 清长老 陞法座,押了法帖,委 智深 管菜园。”
趣笔阁 qubige.com
国语辞典
法帖[ fǎ tiè ]
⒈ 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。
引《法帖谱系·杂说上·刘丞相私第本》:「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,复依仿前本,刻石十卷,以归私第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五回》:「他的字写的最好,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。」
引《水浒传·第六回》:「清长老道:『好,好。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。』」
法帖[ fǎ tiè ]
⒈ 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。
引《法帖谱系·杂说上·刘丞相私第本》:「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,复依仿前本,刻石十卷,以归私第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五回》:「他的字写的最好,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。」
⒉ 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。
引《水浒传·第六回》:「清长老道:『好,好。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。』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fāng fǎ方法
- tiě zǐ帖子
- wú fǎ无法
- fǎ lǜ法律
- bàn fǎ办法
- fǎ guī法规
- mó fǎ魔法
- fǎ guó法国
- xiǎng fǎ想法
- fēi fǎ非法
- wéi fǎ违法
- shuō fǎ说法
- kàn fǎ看法
- fǎ yuàn法院
- zuò fǎ做法
- zhuǎn tiē转帖
- fǎ rén法人
- zhí fǎ执法
- sī fǎ司法
- fǎ shī法师
- hé fǎ合法
- shǒu fǎ手法
- xiàn fǎ宪法
- huí tiě回帖
- lì fǎ立法
- fǎ dìng法定
- fǎ zhì法制
- liáo fǎ疗法
- fǎ tíng法庭
- shū fǎ书法
- yǔ fǎ语法
- fǎ guān法官
- suàn fǎ算法
- yòng fǎ用法
- fǎ xué法学
- fǎ zé法则
- fǎ shù法术
- fǎ zhì法治
- fǎ bǎo法宝
- fǎ yǔ法语
- shǒu fǎ守法
- shè fǎ设法
- zhèng fǎ政法
- xíng fǎ刑法
- dǎ fǎ打法
- bù fǎ不法
- dà fǎ大法
- fǎ lì法力
- wán fǎ玩法
- běn fǎ本法
- xīn fǎ心法
- zuò fǎ作法
- bīng fǎ兵法
- hù fǎ护法
- shuì fǎ税法
- fǎ zǐ法子
- fó fǎ佛法
- fǎ àn法案
- zhèn fǎ阵法
- dāo fǎ刀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