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一的意思
太一
词语解释
太一[ tài yī ]
⒈ 亦作“太乙”。即道家所称的“道”,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、本体。星名。即帝星。又名北极二。因离北极星最近,故隋·唐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。天神名。山名。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太乙”。
⒉ 即道家所称的“道”,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、本体。
引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建之以常无有,主之以太一。”
成玄英 疏:“太者广大之名,一以不二为称。言大道旷荡,无不制围,括囊万有,通而为一,故谓之太一也。”
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道也者,至精也,不可为形,不可为名,彊为之(名),谓之太一。”
唐 吴筠 《听尹炼师弹琴》诗:“至乐本太一,幽琴和乾坤。”
⒊ 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。
引《孔子家语·礼运》:“夫礼必本於太一。”
王肃 注:“太一者,元气也。”
南朝 宋 朱昭之 《难夷夏论》:“道法则采饵芝英,餐霞服丹,呼吸太一,吐故纳新。”
唐 马湘 《登杭州秦望山》诗:“太乙初分何处寻,空留历数变人心。”
⒋ 天神名。
引战国 宋玉 《高唐赋》:“醮诸神,礼 太一。”
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天神贵者 太一。”
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:“天一、太一,北极神之别名。”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敬元颖》:“昨夜子时已朝 太一 矣。”
清 吴伟业 《海市》诗之一:“仙人 太乙 祀 东莱,不信 蓬 瀛 此地开。”
⒌ 星名。即帝星。又名北极二。因离北极星最近,故 隋 唐 以前文献多以之为北极星。参阅《史记·天官书》、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。
引《星经》卷上:“太一星,在天一南半度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梁雅乐歌·皇雅二》:“华盖拂紫微,勾陈绕太一。”
元 张可久 《折桂回·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》曲:“镇 钱塘 太乙勾陈,玉柱擎天,綉袞生春。”
清 曹寅 《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》诗之三:“光浮太乙照千门,徧召阳和布密恩。”
⒍ 山名。
引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於前则 终南 太一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汉书》曰:太一山,古文以为 终南。《五经要义》曰:太一 一名 终南山,在 扶风 武功县。此云 终南 太一,不得为一山明矣。盖 终南,南山之总名。 太一 、一山之别号耳。”
唐 王维 《终南山》诗:“太乙 近天都,连山到海隅。”
国语辞典
太一[ tài yī ]
⒈ 宇宙万物的本源。也作「大一」。
引《庄子·天下》:「建之以常无有,主之以太一。」
《吕氏春秋·仲夏纪·大乐》:「万物所出,造于太一。」
⒉ 神仙。即天帝。也作「泰一」。
引《史记·卷二八·封禅书》:「天神贵者太一,太一佐曰五帝。」
《文选·宋玉·高唐赋》:「醮诸神,礼太一。」
⒊ 山名。在陕西省郿县南,高矗云表,终年积雪,故也称为「太白山」,为秦岭山脉之秀峰或以为终南山之别名。也作「太乙」。
引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:「于前则终年太一,隆崛崔崒。」
⒋ 星名。在紫微宫中,天一星之南,古代曾以之为北极星。也作「太乙」。
引《晋书·卷一一·天文志上》:「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,……太一星在天一南,相近。」
德语das Weltall (vor der Schöpfung) (S), die große Einheit (S), Polarstern (S)
近音词、同音词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yí gè一个
- yī xiē一些
- yī xià一下
- yī bān一般
- yī yàng一样
- yī zhí一直
- yī zhǒng一种
- yī qǐ一起
- yī diǎn一点
- yī dìng一定
- yī qiè一切
- dì yī第一
- yī tiān一天
- tǒng yī统一
- yī tiáo一条
- yī biān一边
- yī piàn一片
- yī chǎng一场
- wéi yī唯一
- yī jiā一家
- yī zhèn一阵
- yī fèn一份
- yī yǎn一眼
- yī shēng一生
- yī dàn一旦
- yī kuài一块
- tài yáng太阳
- yī dào一道
- yī rén一人
- yī bù一步
- yī bù一部
- yī shì一是
- yī shí一时
- tóng yī同一
- yī miàn一面
- yī gǔ一股
- yī lù一路
- yī zhì一致
- yī bàn一半
- yī sī一丝
- yī fān一番
- yī tǐ一体
- yī shēn一身
- yī kǒu一口
- yī zhī一支
- yī duì一对
- yī fù一副
- yī zhōu一周
- yī liú一流
- yī huì一会
- yī běn一本
- yī qún一群
- shí yī十一
- yī shuāng一双
- yī yè一夜
- yī xiàng一向
- yī fāng一方
- yī tóu一头
- yī gēn一根
- yī dài一代